• 005291564/2015-00053
  • 荥阳市王村镇人民政府
  • 综合,政务,工作,工作信息,计划总结
  • 2015-11-20
  • 2015-12-31
王村镇文化站“十二五”工作完成情况及“十三五”规划汇报

近年来,王村镇文化站在各村积极培养基层文艺骨干,注重把各村的文化带头人、文艺能人、文体爱好者充实到文化志愿者队伍中,充分发挥他们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地方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并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间文化资源,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特色活动。2014年4月被省文化厅命名为“二级文化站”;2015年6月获得“荥阳市工间操比赛”二等奖和优秀组织奖; 2015年元月被郑州市委宣传部命名为“郑州市文化工作示范基地”; 多次在荥阳市举办的广场舞比赛、元宵节文艺汇演中获得优秀组织奖。

一、 领导重视,建设场地,为开展文化活动搭建平台

合理规划各村体育活动场地,保证公共设施满足群众开展活动需求,目前,24个行政村均建有一场两台(一个标准化篮球场和两个乒乓球台)、小广场、门球场等专用室外活动场地,并配备多样健身器材,连续五年举办“房罗杯”篮球邀请赛,参赛人数达到300余人,参赛队员涉及全市14个乡镇,2013年2月,荣获“郑州市体育工作先进集体”。

二、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上下功夫

一是做好对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工作。加大对苌氏故居、王村古戏楼等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力度,每年年初,与24个行政村签订《文物保护目标责任书》,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对各村年终目标考核。目前,始建于清朝年间的王村古戏楼已进行保护性修复,并在今年“七一”建党日、“八一”建军节举办戏曲晚会,为发展传统戏曲文化搭建了活动平台。

二是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今年以来,我们根据农村生产生活时节,分别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比如,在元宵节期间举办了王村镇“灵羊起舞闹元宵”文艺汇演和西大村农民运动会,参与群众达到1000多人;“三八”妇女节,举办镇机关羽毛球、绑腿跑等趣味比赛;“六一”儿童节,组织全镇5所幼儿园举办欢乐庆六一活动;7月1日,建党94周年,在王村古戏楼举办庆“七一”戏曲大家唱活动;“八一”建军节,举办“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戏曲晚会,广泛丰富了全镇文化生活。在今年8月8日—11日,全民健身日期间,举办“房罗杯”篮球联谊赛,吸强了周边乡镇共14支队伍前来参赛。通过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活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向大众传递健康阳光、激浊扬清的生活态度,同时更是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参与和好评。

三是加强村级文化大院示范点建设,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在市文广新局的大力支持下,在2014年、2015年,对王村、房罗、后殿、柏朵4个行政村文化大院进行升级改造,建成村级文化工作示范点,开通光纤上网功能,建成开放了公共电子阅览室,对原有图书进行更新,配备了电脑、投影仪、空调、培训桌椅等设施。

    三、整合优势资源,强化文化职能

一是加强民间艺人管理,规范演出行为,净化农村文化市场。

对农村庙会、婚丧嫁娶邀请的演出团体资格进行严格审查,查处无证演出剧团,规范、净化演出市场,杜绝黄、赌、毒、封建迷信、邪教等腐朽思想对群众思想的侵蚀。

二是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依托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与市文广新局、公安局下沉网格人员一起做好辖区内网吧、书店的监管,并加大对网吧等娱乐性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安全排查力度。

三是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提升农村文化工作水平。

结合各村文化特色,在各村热心群众中发现和引导文艺活动爱好者成立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发展壮大村级文艺队伍,先后组建了戏曲、盘鼓、广场舞、秧歌等文艺队伍以及农民体育协会、老年健身气功协会等文体组织。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发展群众大文化,打造一村一特色”的文化发展理念,以荥阳市委开展的“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全民行动为统揽,以文化站为依托,积极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热情,充分发挥各村文艺队伍特长,在全面推进全镇文化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将蒋头的舞狮、王村的广场舞、后殿的戏曲、西大村的盘鼓、房罗的篮球、丁村的乒乓球等文化特色打造成为“王村品牌”,努力呈现“百花争艳,齐头并进”之势,促进全镇文化事业全面发展。王村镇文化站将充分发挥文化服务职能,以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完美的精神面貌,以高素质的文化品牌,推动我镇公共文化服务快速发展。

 

主办单位:荥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荥阳市索河路71号 邮编:4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