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楼镇2016年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在市档案局的指导下,我镇档案管理工作以科学化、制度化、信息化管理为目标,完善工作机构、加大资金投入、健全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式、落实管理责任,档案管理工作不断规范,保证了全镇各类档案的安全完整,为全镇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现将档案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围绕加快档案管理的规范化进程,我镇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安排,由分管办公室的领导负责档案工作,确定专人负责,把档案工作纳入了年度工作目标计划,为搞好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目前我镇档案室总面积30平方米,配有档案柜20组。档案室现库存有文书、会计、计生、村镇规划等4个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对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提供了保障。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档案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的档案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机关的文书档案管理,我镇先后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了档案工作职责和任务,以及归档范围和整理要求,使各村、各部门对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收集、整理有据可依。为规范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管理质量,为保证文书档案安全和提高使用效率创造了条件。
三、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归档和利用工作
近年来,我们认真按照《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在不断建立完善档案设施和管理制度的同时,认真做好档案归档和利用工作。一是通过检查和督导落实,使全镇各个部门的档案管理设备不断完善。二是注重抓了文件的归档收集,特别是对积存文件中一些应归档而未归档的重要文件,进行了再收集,使档案内容不断得到了丰富和充实。三是积极提供服务,使档案利用的效果及价值有了显著提高。
四、存在问题
(一)缺少档案管理的专业人才。乡镇管理档案人员都是非专业人员,对档案整理的业务知识不熟悉,只能简单培训后凭感觉整理档案。同时这部分人兼顾多项工作,分身乏力,工作难以做全、做细、做精。农村档案室建设,村干部对此项工作一点不熟悉,完全依靠新农村指导员进行整理,由于政府工作分工变动,整理工作往往断断续续。
(二)档案管理经费紧缺。镇级档案室建设缺少专项经费,档案室标准化建设、硬件添置、更新,档案转交上一级管理的费用等等。村级档案室建设更是难,一是缺少场所,目前多数村只有一间办公室,一个会议室,难以找出专门的档案室;二是硬件难以达到标准化,铁门、铁窗、电脑、宽带、专用档案盒等等都需要资金,多数村都为空壳村,无集体经济收入,办公经费难以维持党报党刊征订、日常办公运转,无法进行档案整理费用的支出。
(三)村级对档案管理重视不够。多数村干部对村级档案管理持无所谓态度,存放的基本上只有集体土地等的一些关于承包、山林土地划分的文本材料,对其他有关文件类往往是一届不管一届,历史档案材料基本上很少。同时,由于村委办公室缺少安全的存放设备,部分历史档案只能存放村干部家中,随着换届,往往慢慢遗失。同时,也导致村志沿革、大事记等资料不全,整理和完善工作存在一定难度。
五、今后工作设想
1.加强宣传工作力度,提高全员档案意识。今后,我们将着力加强档案法制宣传,不断强化档案意识。 规范档案归档程序,提高档案归档质量。
2.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档案现代化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档案现代化管理,加强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有效发挥档案的信息功能。
3.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