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荥阳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市应急管理局、市气象局、市水利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体育局等单位对2025年“五一”假期和5月份我市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会商研判,形成分析报告如下。
一、“五一”假期和5月份气候趋势预测【根据市气象局“五一”专题气象服务和5月天气气候趋势预测】
(一)“五一”假期天气
04月30日(星期三):晴天间多云,偏西风4-5级,阵风7-8级 18~35℃
05月01日(星期四):晴天间多云,偏西风转偏南风3级 20~32℃
05月02日(星期五):晴天到多云,东北风3-4级,阵风6级 17~34℃
05月03日(星期六):晴天间多云,白天东北风4级,阵风6-7级 15~26℃
05月04日(星期日):多云,有阵雨、雷阵雨 17~27℃
05月05日(星期一):多云间晴天,偏西风4级,阵风6-7级 18~31℃
05月06日(星期二):晴天到多云,偏西风3-4级,阵风6级 18~31℃
(二)5月天气总趋势
预计5月份降水量55~65毫米,接近常年略偏多;月平均气温22~23℃,较常年偏高0.5~1.0℃。
(三)5月主要天气过程
5月7-8日,有阵雨、雷阵雨。
5月17-19日,有小到中雨。
5月24-26日,有小到中雨。
二、自然灾害形势分析
(一)气象灾害风险
5月上旬我市总体持续温高雨少的态势,气象干旱将持续或进一步发展,森林火险等级依然较高。5月东北冷涡相对活跃,易出现强对流天气,也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需注意防范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对城市设施、工农业生产、人身安全等的不利影响。
(二)森林火灾风险
气象因素方面,5月份天气多以晴朗或多云为主,预计气温维持在高位且较常年偏高,降水量相对较少,可能出现大风天气,空气相对干燥,森林火险等级较高。火源管控方面,5月份进入踏青游玩等人为活动频繁期,预计全市涉林景区、森林公园等区域游玩人员数量剧增,野炊烧烤等林区人为火源管控难度大。同时,杨柳絮扩散加剧,存在杨柳絮火灾风险。针对森林防火再次吃紧的形势,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延长森林防火紧要期的通知,郑州市安防委办发布了高森林火险橙色预警,市安防委办发布了高森林火险黄色预警。
(三)农业生产风险
5月,我市小麦生产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时期,主要面临干旱、干热风和大风倒伏等影响粮食产量的风险。据气象部门预测,5月仍是高温少雨天气,预计干旱仍将持续。另外,高温干旱大风天气叠加,极易发生干热风。小麦生产中后期,部分水肥条件较好、群体偏大地块,开花后随着籽粒灌浆、植株重心上移,若遭遇风雨天气,倒伏风险较大。
(四)地质灾害风险
结合天气情况预报,我市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现状和特征,经综合分析:5月中旬后我市将进入汛期,需重点关注山区特殊气象条件下的隐患。若出现持续连阴雨、短时强降雨,可能诱发黄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同时人类活动和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切坡建房、修路、水利、能源设施等项目造成的工程活动扰动强烈,也存在一定风险。
(五)文旅安全风险
本月正值“五一”节假日,我市将会出现游客剧增现象,涉林景区将会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古柏渡飞黄旅游区、禹锡园景区、环翠峪风景名胜区、塔山旅游休闲度假区等景区人流量会增大。经研判,主要风险包括拥堵踩踏风险、景区森林防火及消防安全风险、游乐设备安全风险和网络舆情风险。
三、防范应对措施
市安防委办公室、市应急管理局提醒:
(一)切实加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气象部门要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做好天气预报预警,精准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通过公共媒体及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发布滚动预报和预警信息,提醒群众做好防护准备。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建立畅通、有效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渠道,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商场、学校、车站、旅游景点等人口密集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设置或者利用电子显示装置及其他设施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各主要涉灾部门要切实加强沟通和会商,做好重点区域、重要时段的监测预警工作,牢牢掌握防灾减灾主动权。
(二)防范降雨天气。公安部门需增加路面执勤警力投入,有效应对恶劣天气对道路交通带来的影响,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和重点时段、恶劣天气行车安全风险提示警示。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对事故易发路段的巡逻,加强对重点路段、桥梁等部位的排险和防范,特别是西部山区道路,要加强安防设施的维护完善,及时处置安全隐患。提前储备应急装备物资,防止因道路湿滑引发事故。城建部门要加强降雨天气下城区道路的清扫工作,防止地面湿滑带来安全隐患;做好城市供水和供气相关工作,及时对设备设施进行隐患排查,消除隐患,保障广大居民正常生产生活需求;做好极端天气应对工作,遇有大风降雨天气,及时停止高空作业,加强沿街广告设施排查,预防高空坠物。文广旅体部门要加强涉山涉水旅游景区的隐患排查,提醒游客密切留意当地气象信息和预警信号,合理安排户外活动,避免在恶劣天气下出游;必要时及时关闭或停止运营景区、涉水旅游项目,提前撤离游客,确保游客人身安全。资源规划部门要指导相关单位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隐患巡查排查,落实群测群防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三)防范大风天气。城建部门、各乡镇(街道)要提醒建筑施工、户外作业生产经营单位及拆迁村临时安置房屋等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用品,加固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遮盖建筑物资,提前做好防风准备工作;恶劣天气立即停止户外高空作业,严防设施倒塌、坠落等事故。文广旅体部门要加强游园、景区、户外游乐场所隐患排查,做好景区内临时建筑、照明设施、景观介绍牌和广告设施、室外游乐设备加固工作。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大交通安全管控力度,采取措施确保大风天气下道路运输和交通安全。生产单位要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做好受大风影响的设备设施检查维护工作,停止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
(四)防范森林火灾和文旅安全风险。林业部门和乡镇(街道)在重要时间、重要节点和敏感时段加强森林防火督查力度,重点检查森林防火工作责任落实、防火宣传、火源管控、隐患治理、值班值守、队伍备勤、镇村两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演练等情况。在高火险时段,网格员、护林员要加大巡山护林频次和密度,及时制止林区林缘一切违规用火行为;按照“应设尽设”原则,增设临时检查站点,加强重点时段森林防火检查站点检查力度,做好对过往车辆人员检查登记、收缴火种、宣传提示等工作;要加强人员培训,完善扑火装备,补齐防火物资,确保发生森林火情能够迅速集结、快速出动、科学处置。文广旅体部门要强化文旅行业安全隐患排查,强化消防安全意识,加强景区消防设施维护和保养,加强宣传引导工作;加大涉林景区登山旅游、野营烧烤等活动时的野外用火管控和森林火灾预防,所有涉林景区入口设立入山检查站,充分发挥防火检查站作用,对进入林区人员严格落实火源检查,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演练,从严、从细、从实管控好野外火源。
(五)防范农业生产风险。农业农村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指导各地根据田间墒情变化,继续做好抗旱浇水,减轻干旱影响;加强病虫害防治,科学防止倒伏,避免在灌浆中后期或有大风天气前进行浇水作业;预防干热风危害,在干热风到来之前,根据麦田墒情适时浇水,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地温改善田间小气候,确保小麦顺利灌浆。
(六)做好值班值守工作。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岗位责任制,保持通讯联络畅通,遇到重要情况立即按规定程序上报。各类救援队伍全面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迅速出动、有效应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乡镇(街道)要及时组织灾情会商,并按照规定准确报送灾害信息。
同时,其他行业领域也要结合各自实际开展安全防范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坚决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