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时感觉天旋地转,晕到恶心呕吐,不敢独自行走?眩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从中医角度探讨引发眩晕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概念:眩晕是以自觉头晕眼花或视物旋转动摇为主症的病证。眩指目眩,即视物昏花,模糊不清或眼前发黑;晕为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周围景物旋转不定,二者同时出现,通称为“眩晕”,轻者发作短暂,平卧或闭目休息片刻便会缓解;重者如坐舟车,旋转起伏不定,以致难于站立,或伴随恶心、呕吐,面色苍白,严重者甚至昏倒。
病因:中医认为眩晕的发生常与忧郁恼怒、饮食不节、气血虚弱、肾精不足等因素有关,发病机制是风、火、痰、瘀扰乱清窍,或气血虚弱导致清窍失养。
头晕的病位主要在头,其辨证主要可以从虚实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虚证方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不能上荣于头窍,脑失所养,则会出现头晕。实证方面,邪气上逆,闭阻头窍,也会出现头晕。其中主要的邪气包括肝阳、肝火上逆,痰浊蒙窍以及瘀血阻窍。
在症状方面,气血不足证多见头晕劳累时加重,伴有神疲乏力等症状。肾精不足证多伴有腰膝酸软、健忘等症状。肝阳上亢证多伴有头痛,急躁易怒等,恼怒时头晕加重。痰浊蒙窍证多见头晕如蒙,伴有苔白腻。瘀血阻窍证多见于外伤后或久病,常伴有舌苔瘀斑或瘀点。
中医治疗有妙招
1.口服中药
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辨阴阳虚实,分标本缓急,采用平肝、清热、化痰等法治其标,补益气血、滋补肝肾等法以治其本。如痰湿中阻型眩晕,多表现为眩晕伴头重昏蒙、胸闷恶心、食少嗜卧,发病机制是痰浊中阻、清阳不升,因此可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燥湿化痰、健脾和胃。
2.艾灸治疗
艾灸凤池、风府、大椎、百会、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等穴位,可补益肝肾、强身健体,都能起到预防眩晕复发的作用。
3.耳穴压豆
选择心、肝、内耳、枕、神门、交感等耳穴穴位,是用王不留行籽贴于耳朵相应的穴位上,通过按、捏、揉等手法产生酸麻困胀,起到通经活络、调节气血的作用,改善眩晕症状。
4.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将我们自制的中药粉通过调和剂活成膏状,在人体特定部位或穴位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经络穴位的共同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
根据辨证分型的不同,选择相对应的药物及穴位,通过其双重作用达到防治眩晕的目的。
5.中药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是将加热好的药包置于大椎、凤池、风府穴位上。
通过热力或蒸气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促使中药内离子渗透到患者颈部、头部穴位上,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寒消炎、减轻疼痛、消除疲劳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6.药棒穴位按摩
采用特制的药物棒蘸取一定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作用的药物作为介质,在患者头部、面部及手部等部位的特定穴位,如太阳、头维、上星、四神聪、百会、率谷、四百、承泣、瞳子髎、睛明、合谷等进行按摩,通过刺激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达到治疗眩晕的目的。
7.头部+颈肩部刮痧
头部和颈部刮痧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的指导下,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头部和颈部相应经络及穴位同一方向刮动,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整阴阳平衡及脏腑功能。
头为“诸阳之会”,脑为“元神之府”,人体的所有阳经都上达于头部。当这些经脉表现出问题的时候,我们使用刮痧器具刮拭头部,就可以针对性地治疗上述经脉表现出的问题。
颈肩是一条“生命线”,是承接气血和经络的枢纽,人体的督脉、膀胱经、胆经等重要经络都从颈肩部通过,颈部两条大动脉是气血供应到头部的主要通道,在颈肩部刮痧可以缓解头晕。
8.针刺治疗
针灸在经络学说指导下,通过针刺的方式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调节气血,扶正祛邪,改善眩晕。
预防和调摄
保持心情舒畅,防治七情内伤;学会自我情绪的控制,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体育锻炼;饮食清淡有节,选择清淡、高维生素、高钙、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饮食,防止暴饮暴食。
寒冷天气外出注意颈部保暖,以避免颈部受凉、受风。
青年人的眩晕多与长时间伏案工作学习、熬夜、缺乏锻炼等因素有关,平时应注意工作学习的体位,长时间伏案工作后适当活动颈部,睡觉时选取高度适宜的枕头。
中老年人的眩晕多与神经、心血管因素有关,出现眩晕后应及时就诊,特别是中老年眩晕反复发作者,应警惕中风的发生,积极完善检查,积极治疗原发病。平时应注意避免突然、剧烈的体位改变和头颈部运动,如夜晚上厕所时猛然起身。